中国男篮在里约全败出局,但是就像四年前一样,有关CBA的争论还要重来一遍。
如果搜索和翻阅伦敦奥运会后的讨论,会发现内容和现在几乎没有差别:对体制的不满没有异议,因为CBA从未改变,对外援政策的还是各执一辞:
我主张4节4人次,给中国球员增加机会,反方观点是低水平竞争没有意义,闭关锁国没有出路。最极端的主张,是将CBA与国家队区别对待,不是为国家队服务,制度设计应完全市场化。
周琦的内线身体对抗完全处于下风。
这样的争论在20年之内永远不会有结果,20年之后知道结果又太晚。所以,与其停留在口舌之辩,不如沉下心来,看一看别人,想一想自己。
说实在的,很多口水没有价值,因为只有逻辑推理,缺乏实在内容,充满大量的认知误区。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市场化就不应该限制外援
事实上除了一些弹丸小国,真正有模有样而不限制外援的联赛只有NBA,理由很简单,它是不受美国篮协领导的纯商业联盟,而且美国的人才太丰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联赛,和美国都没有可比性。
在欧洲最强的联赛是西班牙的Liga ACB,它要求报名上场的12人名单中,至少有5名本国球员(依据是14至20岁期间至少在一支西班牙俱乐部接受青训3年);
最多5名欧盟和科托努协议国球员(科托努协议国除15个欧盟国家之外,有78个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都是前欧洲殖民地),最多2名非欧盟护照球员,主要来自美国和阿根廷。
西班牙联赛18个队,常规赛只打34场,季后赛都是5战3胜,比我们还短,但ACB有升降级,最强的几支球队和其他17个欧洲国家的冠军队或强队共24支,每年要打接近30场的欧洲冠军杯。
由于欧冠是效仿NBA,所以不限制外援,但联赛和欧冠是穿插进行,没有球队会大规模注册外援。
马布里在比赛中突破周琦。 东方IC 资料
俄罗斯的联赛已经演变为泛东欧的VTB联盟,含有拉脱维亚、爱莎尼亚、白俄罗斯等国球队,目标是做成东欧和北欧国家的联赛。它要求每队能上场的12人中,至少6名本国球员。
在亚洲,市场化最彻底的联赛是菲律宾的PBA,起源比我们早20年,不受篮协领导。
PBA有12队,全赛季由菲律宾杯、会长杯和总督杯三大杯赛组成,会长杯不限外援,菲律宾杯的季后赛外援身高不得超过2.06米,总督杯的外援不得超过1.96米。显然,PBA限制外援身高的目的纯粹是为了提高观赏性。
日本今年10月即将开始全新的B.League,常规赛要打60场,每队外援最多3人,第三名必须是归化为日本籍的外援。
韩国联赛KBL有10个队,常规赛打54场,每队限制2名外援,以前规定不得超过2.03米,现已废除。因为韩国后卫人才多,俱乐部通常选两名黑人内线。
CBA既不能套用NBA,也不能横向与欧洲国家直接比较。欧洲国家的联赛普遍办得不好,但欧盟球员流动性强,又有欧冠这样的顶级赛事,所以并不影响优秀球员的发展,国家队能保持水准。
水平较低的亚洲,都有针对本国特点的保护措施。中国球员流动性差,像辽宁这样盛产后卫的俱乐部,再用一个哈德森,就得浪费一个优秀后卫;在弱队,外援拿了球更没中国球员什么事,就像克劳福德在天津。
麦迪的加盟引爆全国球市。 东方IC 资料
误区二:双外援提高观赏水平刺激球市
最简单的回答是,如果你想看由老外主导的高水平比赛,不如直接看NBA。
事实上,主导球迷兴趣的并非老外的能力,而是球队成绩,这是决定球市的根本。这一点,即使在NBA也一样,勇士队处于大市场,成绩低迷的时候半数座位空着,拿了总冠军一票难求。
在CBA没有大小市场之分,山西队成绩好的时候一年票房1400多万,普通球队只有400万;北京队犹豫了几年直到上赛季才把常规赛搬五棵松,就是因为常规赛吃不饱,季后赛没有票;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没有成绩的赛季门可罗雀。麦迪那年引爆全国球市,那是因为每个客场只打一次,而在青岛,每场有一半座位空着。
最近几个赛季CBA火爆,都是在季后赛,也正是在这个阶段,球迷只关心胜负,场上五个队员都视如己出,没有外援和中国球员之分,那不是追星,而是追整支队伍。
CBA这几年尝试第四节单外援,球迷的热度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在比赛上。以后,如果不是科比或詹姆斯来,无法复制CBA的大牌外援效应。
麦迪在比赛中飞扣。 东方IC 资料
误区三:限制外援就是闭关锁国
按照纯市场化发展的思路,外援政策需要稳定、开放,但这是相对于一个成熟的高水平联赛而言,犹如一个发达的自由经济市场。
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沿着从低级到高级的道路,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特点不同,应该经历有限开放、半开放到全开放的过程,好比我们签的WTO协议,有15年的保护期,用以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本国产品的抗冲击能力。
以中国男篮的水平与成绩,CBA尚处于幼年期,双外援当道,犹如曝新苗于烈日。所以CBA虽然表面繁荣,国家队却与世界水平渐行渐远。
2016年3月20日,四川队三外援庆祝夺冠。 视觉中国 资料
误区四:老板惟利是图重用双外援
投资人最被误解的就是这一点,他们一掷千金签大牌外援,被认为是剥夺中国球员机会的罪魁祸首。
事实上,是先有CBA制订了双外援和亚外的政策,后有老板利用规则搞“军备竞赛”。这个政策的制订经过联赛委员会(新赛季是联赛公司)投票,后几名球队投票支持,中间几名无所谓,前几名反对,所以反对派变成少数派。
我咨询过多名老板,他们的态度是,只要外援政策公平,双外援和单外援没有区别;更倾向于单外援,因为至少可以少花点钱。
他们反对的是三外援政策,因为像阿巴斯、哈达迪这样的高水平亚外破坏了公平规则。
双外援政策有利于弱小的球队,加重了强队的负担,现在每队投在外援身上的钱差不多要300万美元,占全队开支超过三成。但改变弱队成绩的并不是双外援,而是亚外政策,比如今年夺冠的四川队。
三外球队取得好成绩以后又要失去亚外资格,大部分重新沦为普通球队,比如去年的青岛队。在这个意义上,单外政策和双外政策没有不同,改变名次的是本土球员实力。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e3-1230v2.bl-phx0.1.141.8.2.e5.securedserver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