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螳螂拳如何练习内劲 [打印本頁]

作者: zhuzhu909    時間: 2017-2-26 11:09
標題: 螳螂拳如何练习内劲
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相传由明末清初抗清人士王郎(山东栖霞人于七)所创。是中国著名的汉族传统武术流派之一,象形拳的一种。它是山东四大名拳之一,也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
  螂拳的手法,主要是: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要求:“不刁不打,一刁就打,一打几下”的连环进攻。
  螳螂拳的风格,总的来讲,是快速勇猛、斩钉截铁、勇往直前的气势。其特点是:正迎侧击、虚实相互、长短兼备、刚柔相济、手脚并用,使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用连环紧扣的手法直逼对方,使敌无喘息机会。
  手法很丰富,既有大开大合的长打手,又有短小快捷的偷漏手,既有肘靠擒拿,又有地趟摔打。
  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常练螳螂拳,可以培养人们的坚强斗志和敏捷应变能力。
  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常练螳螂拳,可以培养人们的坚强斗志和敏捷应变能力。1、气形合一归神聚。道家功夫追求“无”的境界,从一定意义讲是神聚的体现。心、身、劲为形,与气合一方能归神聚。这是一种源于气形又超越气形的意境。在练拳行气中,我感到气形逐渐淡化后自然会生成一种言不清道不明的知觉,在这种知觉的引领下,人体尤为轻灵,手脚身全归丹田,一动全身无有不动。推手中,任何一处与对方相交点均与丹田连接,呈手即丹田、丹田即手,处处是丹田的感觉。这与平常的用力习惯有着根本区别。实际上,此种感觉就是气形合一归神聚。何为神,神不是虚无的现象。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主宰,是内脏功能的反应,其物质基础,由先天之精生成,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后产生的一种精神知觉,归于丹田。过去,我没有这方面的感觉,现在练到一定阶段后,逐渐领悟了神聚的新意境,它能够引领自己轻松化解对方之力于无形中,用小力撬动大力。神聚又超越了意气力,形成了一种新的物化状态,无中生有,把太极功夫引领到一个新层次。 2、满身轻利顶头悬。初练者、包括练了一定时间的人对如何做好虚领顶劲因不得要领而比较困惑。经典拳论讲到的“满身轻利顶头悬”实际上是把虚领顶劲的内涵具体化、形象化。我感到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一是立身中正,保持虚拟...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e3-1230v2.bl-phx0.1.141.8.2.e5.securedservers.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